喜報!我館5G+VR文物修復助手榮獲第六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
9月10日,由中國文物報社、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推介活動終評匯報會在長沙舉辦。王軍、石鎮山、李金光等專家組成的18位終評委員出席匯報會并聽取了20個入圍項目的匯報。推介活動自啟動以來,80多家文博機構、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積極參與,我館5G+VR文物修復助手從51個技術產品及服務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終評,并在終評中榮獲“第六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
(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匯報會上,我館通過PPT和視頻結合的方式,從博物館與5G領域的嘗試、創新、融合各個方面,向專家評審團介紹我館5G+VR文物修復助手,專家評審團對該項技術提出了諸多意見和建議,也希望我館能夠在博物館與5G融合方面起到引領作用,在水下考古、公眾服務等方面能有突破和發展。2019年11月,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攜手中國聯通,通過5G技術與相關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在5G+VR全景直播、5G+AI游記助手、5G+AR文物修復助手、5G+感知安防四個方向做了大膽的嘗試和創新,其中5G+AR文物修復助手從遠程協作、實時記錄及文化傳播三個方面大膽探索,在全國抗擊肺炎疫情關鍵時期,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與中國聯通積極推進該項技術的完善和落地使用,目前已利用5G+AR文物修復助手完成7件珍貴元青花瓷器的修復,修復效果良好。在之后進行的文物級別評定中,2件被定為一級文物,2件被定為二級文物,3件被定為三級文物。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5G+AR文物修復助手申報片
2019年是我國5G技術商用元年,5G技術的廣泛商用正在逐步的成熟與發展,有廣闊的應用前景,5G+AR文物修復助手得到業內和媒體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此前我館5G創新應用項目榮獲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在5G和文博相關領域的融合上做的多種嘗試,不僅是讓博物館在5G時代全面到來的時候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期待5G技術在博物館領域的應用能夠推進5G技術的研發工作在相關領域更好更快地發展,共同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中國5G技術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5G+AR文物修復助手對文物保護工作帶來哪些革命性的變化?來聽聽文物修復老師們的分享
文字編輯丨李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