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 潮趣潭門 南海館里夜“趕海”
8月15日晚,夜色下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燈火通明,一場趣味橫生的“博物館奇妙夜”在這里上演。作為2023年第九屆瓊海潭門趕海節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活動以南海漁家文化為主題,包括展廳尋“寶”、手工實踐、闖關挑戰、舞蹈快閃、微型舞臺劇等,使廣大市民和游客在輕松的活動氛圍中增強了愛海、守海、護海的理念。活動當晚吸引了近千名游客現場參與。
品南海漁味,探“寶”藏奧秘
延長展覽開放時間、增加主題展覽講解,南南為觀眾準備的“文化晚餐”在天色漸暗、華燈初上的南海館里盛情“端上”。聆聽南海文化,感受漁家韻味,許多觀眾紛紛表示,晚上聽博物館講解,真是別有一番風趣。
博物館奇妙夜活動晚上七點開始,而“南海尋‘寶’記”活動的參與觀眾下午五六點已排長龍隊等候領取任務卡。“行在水中,如履平地”“南海天書”......觀眾們帶著一條條線索,穿梭于展廳中。在尋“寶”藏的同時,觀眾們也對漁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賞漢服之美,習傳統文化
一群身著漢服的姑娘們,手提鯉魚燈,在南大廳翩翩起舞。這支由漢服愛好者們組成的“仙女”隊伍帶來的舞蹈快閃,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投壺雅射、《更路簿》拓印......,在每個游園攤位前,都排滿了躍躍欲試的觀眾。活動參與者們一個個集中精神,或是屏住呼吸,將劍投至壺中,或是絞盡腦汁完成海洋垃圾分類。“太開心了,今天我也體驗了一把古代文人雅士的投擲游戲。希望博物館能多推出這些適合老少皆宜又有文化趣味的游戲。”市民李大爺笑著說。
觀“漁民闖海”,續更路傳奇
《更路簿》的前世傳奇科普微型舞臺劇,是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駛船更流簿》打造的原創微型舞臺劇。經過前期的編寫劇本、小演員招募、劇場編排,當晚20:20,在南海館的多能廳,人潮涌動,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順勢拉開序幕。通過社會招募的10歲左右的5名小演員們生動演繹,觀眾走進了海南漁民的航海指南——《更路簿》背后的故事,更走進了這座千年古漁港的傳奇歷史。
夜色漸濃,“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圓滿落下帷幕。這是我館在滿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豐富市民游客夜間文化生活方面的一次主動探索。
文字編輯:陳小冰、孫夢圓、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