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物丨藏在文物里的中國傳統色——黑色
“黑,火所熏之色也。”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黑是無光之色,
同時又是火熏之色。
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黑色深沉如夜,
是所有色彩的終點。
黑色對中華民族而言具有獨特性和民族性,其身影經常可以在瓷器和竹木器上捕捉到。黑色器物在中國古老的歷史長河中,宛若銀河系幾顆微閃的星星,與其他色彩器物共同構建了中國器物的輝煌。
那么,黑——到底是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通過文物,揭開黑色系的神秘面紗!
黑釉瓷器
黑釉瓷,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的瓷器,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著色劑。
一提及黑釉的歷史,那就要來說說盛行大江南北的宋代黑釉。那時,商業繁榮,文人雅士輩出,各類審美百花齊放。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黑釉瓷器得以擁有一席之地,實屬必然。飲茶之風的盛行及瓶裝酒的普及,進一步推動了以茶酒之器為主流的黑釉瓷生產獲得空前的發展。館藏宋·黑釉高足杯是當時最為典型的盛酒瓷器。它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同時也代表了宋代瓷器工藝的精華,并因其獨特的黑釉和高足形態而備受賞識和收藏。
宋·黑釉高足杯,通體施黑釉,素面無紋,造型小巧,古樸雅致,敞口,深弧腹,下承竹節狀高足,足底外膓。
黑釉瓷器,在歲月的長河中,以其獨特的身姿,靜靜訴說著古人的審美與匠心。
黑漆木器
螺鈿漆器是中國傳統漆器品種之一,用經過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作為鑲嵌紋飾的漆器。嵌螺鈿漆器藝術是傳統漆工藝中的一種鑲嵌工藝,歷史悠久,技藝成熟,具有極高的藝術、文化價值。
此工藝經過數十道工序后能夠達到漆與螺的完美結合,漆物胎體漆黑一片如長夜般深邃,螺鈿裝飾圖案閃爍如星辰般璀璨,兩者黑白分明,古樸雅致,呈現一種夜空星光閃爍的藝術審美趣味,漆與螺的結合抒寫出了中國漆器史上華麗的藝術篇章。館藏清·黑漆嵌螺鈿人物紋委角方盤,華美高貴,賞心悅目。
清·黑漆嵌螺鈿人物紋倭角方盤,黑漆器嵌螺鈿裝飾,以倭角方形木胎為基底,線條流暢,輪廓清晰。以精細的嵌螺鈿工藝將人物和風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其光澤異彩紛呈,呈現出細膩動人的美感, 十分輕巧, 簡潔人物形象生動活潑,行走在街頭巷尾,風景的描繪也極盡細膩,花紅柳綠,栩栩如生,使情境如同再造,無一不展現出大自然的魅力。
螺鈿嵌也是我國傳統家具上重要的裝飾技法,館藏清·黑漆嵌螺鈿庭院人物案幾融鑲嵌、雕刻、繪畫于一體,藝術價值極高。
清·黑漆嵌螺鈿庭院人物案幾,長方形木胎之上,布滿了精美的嵌螺鈿裝飾。幾面以庭院人物圖為主,祥云繚繞,鳥兒高懸,弱柳扶風,亭臺樓閣,草木扶疏。在庭院中心,幾位文人墨客正齊坐品茗,談論詩文。他們的神態栩栩如生,或深思熟慮,或激情四溢,或開懷大笑。左側亭院內有一人儀態散漫,踏著輕盈步伐款款走來,欲加入其中,而在另一側兩人坐臥其間談笑風生。整個畫面透露出濃郁的人文情懷。
黑漆木器,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細膩的畫面詮釋了古代漆器藝術的魅力。它們不僅是工藝器物,也是圖文并茂的歷史長卷,歷經千年的歲月洗禮,依然熠熠生輝。
中國傳統色正五色是中國千年傳統文化的沉淀,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一路傳承,以“五彩正色”作為基調,不光蘊藏著中華民族流傳千年的東方審美和古老智慧,還體現出了中華民族久遠燦爛的文化傳統和厚德載物的文化精神。
往期 · 推薦
文字編輯:盧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