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 聽說“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
即將撤展啦 還沒看展的請別錯過!我館8號展廳“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將于2024年2月18日撤展。過年期間要來我館觀展的觀眾朋友們,可別錯過啦。
沒參觀過展覽的觀眾朋友可能要問了,這是個什么樣的展覽?有什么好看的?南南這就來給您介紹一下。
壹 展覽基本信息
展覽名稱: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
展覽時間:2023年11月24日至2024年2月18日
展覽地點:北區二層8號展廳
展覽聯合舉辦單位:安徽博物院
貳 這是個什么樣的展覽?
安徽南部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統稱為徽州文化。徽州古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興起于南宋,至明清時期,遺留下規模龐大的徽派建筑群落,成為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134件,內容涵蓋徽州木雕、磚雕、石雕和文房四寶。展覽從古徽州倫理觀念、建筑技藝、民眾生活、審美追求等方面介紹了古徽州文化的諸多歷史信息。
叁 這個展覽有什么好看的?
看枕山環水、人景合一的建筑風格
提到徽州古建筑,人們總是會想到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落。古徽州人崇尚自然,講究風水之說,古村營建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枕山、環水、面屏”是徽州人對村落人居環境的追求,且講求“藏風”“納氣”。
徽州村落的選址與布局既具有依山傍水、因勢利導的特點,還能夠滿足生產生活“耕有地,飲有水”的需要。請您來看看“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中的獨特山水意境。
看精美繁復、風雅莊重的房屋村舍
徽州人民宅的營建多秉承“持兩端而執中”的理念,追求中庸對稱之美,整體形態方正,規整有序。
祠堂作為徽州宗族群體祭祀、議事、教化的場所,風格莊重威嚴,一般以三進五鳳樓式的磚木結構為主,各部分層次清晰。
徽州地區素有“牌坊之鄉”的美稱。牌坊(牌樓),一種門洞式紀念性建筑,主要有敕建、圣旨、恩榮和御制四個等級。
民宅、祠堂和牌坊,被譽為“徽建三絕”,在徽州古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特色。這樣的或規整錯落,或威嚴肅穆,或莊重疊美,請您來展廳結合文物慢慢體會。
看構思奇特、雕造精巧的審美產物
熟悉徽州古建筑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徽州古建筑的營建離不開徽州商人在背后大力的資金支持。徽商賈而好儒,深厚的儒學積淀深深影響他們的審美情操,他們將其融入徽州建筑及其生活之中,造就了“徽州三雕”的富麗與獨特。
“徽州三雕”即為徽州木雕、磚雕、石雕。古人以“無宅不雕花”形容徽州古建筑,三雕之美附麗其上,隨處可見。這些木雕、磚雕、石雕構件,題材廣泛,特色鮮明,構思奇特,雕造精巧,融合了實用和裝飾的功效。
請您來展廳中細細觀看這些精美文物,深度感受徽州人文積淀、徽商經濟發展和徽州人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無法前來館內現場看展的觀眾,也別遺憾
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虛擬展廳即可云觀展
下一個展覽,期待與您再相會!
文字編輯:李羚
攝影:李羚
部分圖片由安徽博物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