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說︱云卷云舒繪美景——云紋
嫦娥六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的新一步。我們為此感到無比的激動與自豪,仿佛在浩瀚的宇宙中,中國航天事業的光芒更加璀璨。
與此同時,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也在靜靜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在這眾多珍貴的文物中,我們看到了云紋紋樣的身影,它們穿越了歲月的長河,依然熠熠生輝,成為了藝術與歷史向人們展示著我們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
云紋就是人們所說的祥云紋,也是最為常見的傳統紋樣,是古人用以刻畫天上之云的紋飾。云紋常運用在建筑、服飾、瓷器、玉器及各種工藝品上。
漢代是我國云紋運用面最廣,也是云紋形態最為豐富和最為生動的時期之一。云紋紋樣在建筑中也被大量使用,如瓦片與高檔器物的邊角裝飾,具有步步高升與吉祥如意的寓意。
漢卷云紋瓦當
當面中心為一圓鈕,卷云紋在當面上圍繞圓鈕作四等分,云紋之間以兩條直線相隔,形成曲線和直線的對比。
卷云紋作同向旋轉形,富有韻律美感。
唐朝的云紋結構主要是由內斂的勾卷形的“云頭”和飄逸的“云尾”簡化后構成,云頭云尾組合更加簡練。云紋在瓷器中也被廣泛應用,此時的云紋具有絢麗多彩、多變的特點,呈現出生動活潑的藝術效果。
唐青黃釉褐綠彩云紋壺
敞口,長頸,圓肩,瓜棱形腹部,腹部以褐綠彩繪云紋、荷葉紋,流暢的弧線條勾畫出靈動的祥云、舒展的荷葉,迎風輕舞。
進入宋代,云紋飾就逐漸演變成了細膩精致、靜謐內斂、小巧的符號化形態。宋代云紋繼承了唐代的裝飾性特點,常見云軀另加小云勾的樣式。這種云紋被廣泛應用于玉璧之上,不僅增添了玉璧的裝飾性,還賦予了其獨特的文化內涵。
宋云紋玉璧
扁圓型,中心鉆孔,玉質青黃。玉璧內外邊楞凸起,璧身兩面飾兩層紋飾,內層為減地凸起的云紋,外層為云紋和乳釘紋連續交替。
在元代,云紋裝飾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熏陶,呈現出一種豪放而飽滿的形態。其中,如意云頭紋是一種典型的紋樣,它與螭龍相結合,展現出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美感。這種紋飾設計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更是人們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祈愿的體現。
元青花螭龍云紋方罐
罐近似長方體,小方口,口外貼塑螭龍一對,四面飾如意云頭紋。
到了十九世紀時期的云紋特色鮮明,注重層次感,具有自由多變、綿延不絕的特征,手鐲紋飾上繁復富貴的特點與時代分不開,多用于富貴、長壽等題材,表現人們對其吉祥意味的推崇。
19世紀銀鍍金卷云紋鐲
橢圓形開口鐲,鐲子外側表面飾滿卷云紋,間隔空白處加綴金珠。
云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紋樣,它在中國文化中承載著自然精神、祈愿、浪漫、美好等多種意涵。通過對云紋的歷史演變和文化寓意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和人文精神。
文字編輯:盧楊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