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邻居人妻的肉欲满足中文字幕,高清无码成人电影

中文版

博物志︱藏在文物里的中秋

2024年09月14日16:21 文創信息部

雅月高懸,清輝千里,萬物皆詩,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南海館珍藏幾件與中秋息息相關的文物,邀您共賞其美,品味自古流傳至今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祭月、吃月餅、看燈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這些習俗在文物里也有體現。

中秋賞月,自千百年前,先祖抬頭仰望月亮,發現那一抹兔子形狀的陰影起,兔子這種可愛的小動物便與月亮結下不解之緣。

如今,玉兔已然成為中秋與月亮的象征。人們在中秋之夜賞月、祭月,亦如在祭拜月兔,祈求健康長壽。

南海館藏有一件明嘉靖紅綠彩鳳穿牡丹紋盤,此盤呈圓形,盤心中央有一兔子形象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仿佛正在凝視著月光。它的形象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溫馨的寓意,似乎預示著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

明嘉靖紅綠彩鳳穿牡丹紋盤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

在我國古代器物上,動物望月這一主題屢見不鮮,諸如玉兔望月、犀牛望月等圖案層出不窮。古人通過這些動物望月的形象,巧妙地寄托了自己對中秋明月的無盡情懷,同時也賦予了人們向往月宮那般安寧祥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明青花犀牛望月紋盤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

南海館所藏的明青花犀牛望月紋盤便是一件典型代表,盤內精心繪制了一頭跪臥狀的犀牛,它回首凝望著背部的一輪彎月,形象栩栩如生,好似在訴說著與月亮之間無言的故事。

而古人也會在中秋之夜,選擇以祭月的方式表達對月亮的敬仰與感激之情。

南海館就珍藏一件精美的清銅胎畫琺瑯拜月圖委角盤,此盤呈方形委角造型,底部配以隨形圈足,設計精巧而典雅。盤心中央鑲嵌一菱形開光,內部繪制了古人設香祭拜明月的圖案,圓月亙古如斯,思念跨越時空。

清銅胎畫琺瑯拜月圖委角盤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

談及中秋的飲食習俗,月餅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便是對月餅的生動描繪。而除了月餅之外,石榴、棗子、栗子、葡萄等時令新果也是中秋佳節的重要食品。這些美食自然也離不開精致的盛器來襯托其美味與雅致。

南海館所藏的清花卉紋琉璃高足盤便是一件佳作,它采用八瓣花口設計,淺弧壁造型搭配高挑的足座,足內中空以減輕重量,整體以銅胎掐絲工藝制作而成,藍底間施以彩色花卉紋樣裝飾,顯得既高貴典雅又不失實用之美。

清花卉紋琉璃高足盤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

在中秋佳節,觀賞燈飾的傳統習俗,蘊含著對幸福與團圓的深深期盼。

南海館所珍藏的清畫彩繪人物圖玻璃宮燈,正是這一傳統習俗的生動見證。在月圓人團圓的夜晚,這盞宮燈如同祈愿的使者,向每一位觀賞者傳遞著美好的祝愿。

清畫彩繪人物圖玻璃宮燈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

團扇一直以來被賦予了無限的情思,古代文人常用團扇來比喻月亮,抒發著自己對圓月的喜愛之情,古韻優雅的團扇,也寄托著人們遙遠而又美好的情愫,完全契合了中秋佳節“合歡圓滿”的寓意。

南海館所藏的清黑漆描金柄雙面粵繡花卉彩繪人物紋團扇便是這一情感的傳遞,預祝大家在中秋佳節之際能夠享受到天上月兒圓與人間小團圓的雙重喜悅與幸福。

清黑漆描金柄雙面粵繡花卉彩繪人物紋團扇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

透過一件件珍藏的文物,一眼千年地領略古人過中秋節的雅致,不僅彰顯了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更讓我們在品味歷史的同時珍惜當下與家人朋友的團聚時光。

撰文:盧楊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