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學雷鋒,有我一個”—— “志愿+”教育活動走進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
2025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活動紀念日”暨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恰逢驚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在萬物復蘇的勃勃生機中,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南海藍”志愿服務隊把“志愿+”教育活動帶進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攜手特需兒童群體,共同開啟具有南海特色的春日旅程,為雷鋒精神與志愿者精神注入新的生機。
本次活動共包括三大部分,分別為團扇拓印DIY、集章冊DIY以及“我是小小海洋衛士”,共140名師生參與。
團扇意表團圓友善、吉祥如意。農歷二月的伊始,年味尚存,在傳遞雷鋒精神的過程中,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為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送去“生活如團扇般圓滿”的美好祝福。
集章冊DIY活動中,我館講解員為孩子們分發集章冊,借助小冊子中的文物及生物標本做簡要介紹,并協助孩子們動手按下屬于自己色彩斑斕的印章,以多彩的形式讓展品“走”出博物館,為孩子們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激發特需兒童了解博物館的興趣。
活動現場最熱鬧的區域要數“我是小小海洋衛士”有獎游戲區。
在“紅樹植物記記記”游戲中,為了正確讀出紅樹植物的學名,孩子們不厭其煩地練習。
在“海洋生物大比拼”游戲中,得知拼湊出完整的海洋動物形象時,孩子們開心得手舞足蹈。
在“我是海岸小衛士”游戲中,孩子們目不轉睛地記憶分解時間順序。
一次次游戲通關以后,孩子們領取獎品時的欣喜更是難以言喻。協助孩子們完成游戲的講解員和志愿者總能時不時地聽到稚嫩的嗓音一字一句地傳達出——“謝謝‘老師’”。
活動結束,我館“南海藍”志愿服務隊與學校的師生合影留念。
自2018年4月26日開館至今,我館“流動博物館”活動項目足跡幾乎覆蓋全省各市縣,并向省外延伸。以“一村一方案”“一校一方案”為原則,為每一場活動量身定制特色環節,豐富文化科普形式的多樣性。特殊教育需要的“看見”“鼓勵”和“欣賞”,在本次學雷鋒志愿活動中也得到了別樣詮釋。在未來的“志愿+”教育活動中,我館“南海藍”志愿服務隊將繼續踐行弘揚雷鋒精神,爭做雷鋒精神傳人,為雷鋒精神注入新的生機。
撰文:李鑫琳
攝像:鄭斯敏